燃文小说网 > 从前的北漂记 > 第一百零二章 学车

第一百零二章 学车

燃文小说网 www.ranwenxs.io,最快更新从前的北漂记 !

    老爷子动了心,一是老家的老伴已经没了,土地都租出去种了,就是老家的房子也借给了侄子一家,回老家实在是没意思,主要是见不到孙子难受啊。

    二是有份工作不错,不用晚上一直面对挑剔的儿媳妇,唠唠叨叨的,心里忒别扭。

    三是虽然他自己有退休金,儿子也是个能挣的主儿,本就是个不差钱的主,不过谁会嫌钱多啊。

    于是老爷子和三哥来了工厂找赵林聊了聊,赵林一口一个大爷,一口一个您的,把大爷哄得倍高兴,当场就决定干了这个活儿,也说好时间和工资,还看了看值班室。

    赵林很诚恳地征求了大爷的意思,需要什么家具、被褥什么的都表示了由工厂准备,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三哥完成了哥们的任务,劝下了老爷子,不再张罗回老家了,又帮我们找到了信得过的打更的人,老爷子也高兴了,有吃有住有钱赚,不用看媳妇脸色了,还可以天天看见孙子。

    国内市场欣欣向荣,我家先生越来越忙,我也松了一口气,没有因为我们公司的不景气而焦虑。

    唉,作为出口企业,我们公司的订单不像以前那么稳定了,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,和我们合作了十多年的美国客户那边也出了状况,公司重组了,以前和我们三老板关系亲密的高层已经辞职,我们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
    我们老板没有大张旗鼓的裁人,不过工厂里已经不用天天加班了,每周也休息一、二天,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,加班少了,工人的工资也就少了,不少工人辞职不干了,公司本着只出不进的原则,员工数量月月在减少。

    老板也把总部搬进了我们RL公司的大院里,退了市里租的写字楼,他自己还在我们县城里买了房子,住进了县城。

    老板的新办公室就是改造了我们RL厂务的老办公室,把我们厂务人员撵到了离原来办公室最近的车间一角,开了一道门、几扇窗,打造成独立空间,成了我们新的厂务办公室。

    没有卫生间和洗手池,所以我们需要去老板办公室那边上厕所、打水投拖布,非常不方便。有时候我宁可去车间区域的那个室外厕所,洗手也用车间的洗手池。省得去了前面办公司有时候还得排号。

    老板办公室的人员搬过来没几天,就陆续有人辞职了,一个会计,一个报关员。后来和前面办公室的人熟悉了以后,才了解到,人家是嫌乎新办公地点太偏了,即没有通勤车,也不给报销自己开车的油钱,才纷纷辞职的。

    对于我来说,因为老公工厂的稳定,我到是没有着急,加班少了对我影响还真不大,本来我的加班就是全厂最少的那个,加上已经不是完全靠我的工资养家了,我还挺高兴加班少了,有时间多陪陪儿子,真好!

    又是一年春节季,我们依照去年的惯例,我给工人们送去了一盒稻香春的糕点和一盒红螺的老北京特产,先生给工人发了个大红包。

    年终的结算,还是相当不错的,我们分了红,我俩也终于将我哥和老爸的欠款还清了,不过这个春节我们一家三口还是在北京过的年,实在是走不开。

    在我们工厂打更的大爷回老家过年去了,我老公和另外一个工人两人轮班看厂了整个假期。

    我也没闲着,我们换了个展厅,在市里一个大型建材商场里,商场的假期只有五天,我们的销售也请假和家人旅游去了,我和儿子顶了上去,儿子带着假期作业和我一起去商场上班。

    早上老公开车把我们娘俩送到商场,他再去单位看看,晚上在接我们回家。这个春节假期,我感觉比上班还忙呢,好在我自己的单位没有要求我值班,有不回去的工人抢着值班,能赚点是点。

    每年的寒暑假,我都会陪儿子跑好几趟市里,去各种博物馆,我买了一本介绍北京市所有景点的旅游小册子,上面介绍的相当详细,开车路线、坐公交路线、开馆闭馆时间、票价、优惠政策等等。

    儿子选择去哪家,我来安排出行路线,我陪着儿子逛了大部分北京的博物馆,当然我们不止这个春节,小册子是头年十二月份买的,有效期是第二年的一整年,除了春节,就是周末,如果时间安排得当,我们娘俩就满北京溜达。

    其实因为这个小册子是花了钱的,所以门票有优惠,我本着一定要把花的钱找补回来的想法,走了好多地的,我总想着,要是优惠的总额没有达到小册子的钱数,我就吃亏了,呵呵‥‥‥

    这个春节的公交车坐多了,让我终于下定了决心,学个车本。春节期间的北京城一点都不堵车,我就多了一点点自信。

    以前坐在老公车上,看他在塞车时见缝插针、奋勇向前的车技令我十分佩服,也让我对开车有了恐惧,这么多的车,碰到了,咋办?

    过了春节工厂开工后,我找原来的RY同事,开叉车的郑哥帮我找个个教练,我在那个教练的驾校报了名,学习小轿车的驾驶。

    说起考驾证的经历,全都是泪,一言难尽啊。

    交规对我来讲,那是搜一贼,我不但认真的听了关于交规的讲座,还把提供的练习题至少做了三遍,从头到尾一道不拉的练习了三遍,把易错题也反复练了好几遍,毫无疑问,我以满分的成绩过了文化课。

    实际操作对我来讲就是噩梦。就不说比我小的年轻人了,那些孩子反应快,咱确实比不了,可是为什么比我大好多的,也许叫阿姨也说得过去的大姐也比我要灵巧好多。

    我是个特别听话的学员,也严格按着师傅教的方法练习,怕自己忘记了,每次师傅说完的动作要领,注意事项什么的,我回去以后都找了个本子记下来,每次练习都严格按着要求进行。

    练习的时候还好,十之八九都能过,可是一考试就不过,我一次次补考,一次次不过,师傅比我还要急。

    不仅因为我是熟人介绍来的,还有我也按着浅规则,帮师傅买水、送了师傅一条烟、还陪着师傅去了一趟他说的那家采摘园,给师傅和我各摘了一兜梨,至于中午请吃顿饭,那就不用说了,我们师兄弟几个轮流请师傅吃饭,都记不住多少次了。